即將到來的廉價石油 |
編輯:贛州中儀萬成科技有限公司 字號:大 中 小 |
摘要:即將到來的廉價石油 |
國際能源網訊:在歐洲、美國分別陷入債務危機之時,QE3備受矚目之際,一個重要消息是:在未來一段時間,石油價格可能下滑,其影響將巨大。
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借融入全球化生產鏈條而快速工業化,以人數而論,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工業化浪潮。由此對石油提出近乎永不饜足的需求。在歐洲、日本、美國石油需求量逐年下滑之時,中國石油需求連連暴漲,一如中國對其他大宗商品的需求。以此觀之,似乎石油價格將只漲不跌。 然而,兩個理由令我們不敢如此樂觀。 第一,中國的高速重工業化高度依賴出口超常規增長,以及與此相關的產業升級換代,而決定性的因素,在于發達經濟需求泡沫對中國過剩產能的消化。隨著西方國家債務累積到無可支撐的地步以及逐漸展開的去杠桿化、再平衡進程,中國出口增速注定下滑。這種環境中,中國重工業化進程亦將減速,對石油的需求亦有可能開始減速。 其次,石油價格高企不下亦對石油利用效率施加了巨大壓力。對比發達國家,中國等國正在石油使用效率方面奮起直追,如此,同等GDP增速,對石油提出的需求卻可能逐年降低。 眾所矚目的QE3很難影響石油價格大趨勢。量化寬松政策只有在能夠對實體經濟運行有所影響的前提下,才能對石油價格有間接影響。QE2在這方面乏善可陳,QE3即使推出,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很可能難如預期,石油價格將繼續其內在趨勢。 我們的分析在今年5月曾經指出石油價格可能已經筑頂,進一步的分析發現,石油價格的未來甚至比現在最悲觀的預測還要暗淡。詳盡的定量分析指出,影響石油價格最大的因素包括PPI指數下滑、美歐經濟陷入衰退、中國經濟減速、資本市場回報率降低等,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中將持續對油價施壓;尤其是在2012年年間,石油價格有可能探底40美元或附近區域。 對于中國而言,石油以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降低利大于弊。如果可以借機推進國內石油產品定價機制、推進市場化進程,有可能為中國經濟長期穩健增長扎實基礎。而如果放任高耗能、高污染產能借機大肆擴張,對國民福利實非佳音。另外,各相關行業、公司也應注意石油價格下跌有可能導致的各類經營與投資風險。 |
上一條:生物質能源產業亟待發力 | 下一條:云南統調裝機容量4年翻番 清潔能源優勢凸現 |